(1)九罭(yù):指的是网眼数量众多的渔网。九: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用来形容网眼的密集程度。
(2)鳟鲂:这是两种不同的鱼类。
(3)觏(gòu):意指偶然遇到或碰见。
(4)衮(gǔn)衣:在古代,这是一种专门供君主或高级官员穿着的礼服。
(5)遵渚:意为沿着沙洲行走。
(6)女(rǔ):即汝,你。信处:再住宿一晚,处:住宿的地方。
(7)信处:连续住宿两晚。处在:住宿。
(8)陆:指的是水边的陆地。
(9)信宿:与“信处”含义相同,指连续住宿两晚。
(10)是以:因此。
(11)有:持有或保留。
(12)无以:不要让或不允许。
用细密的渔网去捕捞,鳟鱼和鲂鱼都能捕获到。偶遇一人不寻常,身穿的锦绣礼服真华丽。
大雁沿洲高高地飞翔,官老爷回去无处安歇,留您在此停留两宿。
大雁沿着河岸继续高飞,官老爷回去不在返回,留您在此多住两晚。
留下老爷锦绣龙衣,不要急着离开,不要让我感到无比的悲戚。
本篇诗歌由三章组成,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喻的手法。在其中,“九罭”象征着周到的策划和布置,“鳟鲂”代表了客人优越的身份和地位。结构巧妙,相互对比,主人的地位虽卑微,而客人的身份却是极尽尊贵。此外,通过“衮衣绣裳”暗指客人的身份,该身份地位之高,已经凌驾出了“黻衣绣裳”。这就像用“三百赤芾”比喻新提拔的政府官员一样。采用这种推进和深入的结构,使本诗诗味满溢,情感表达效果显著。
诗的第一章节最初表现出结果,然后阐述其原因。故事从“九罭之鱼,鳟鲂”开始,即急忙利用细网去捕鳟鱼和鲂鱼, 因为穿着礼服的高级官员将要访问。“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有目标性、果断性的动词和详细的细节表达了主人的恭敬和热心,至少在开始阶段,他的敬客之心和真诚已经准确地传达出来。
接下来,第二个和第三个章节在语义上基本上是重复的。诗歌中比喻鸿雁只在沙洲水边停留一夜,第二天即飞走,不再停留,用自然现象来描绘客人的到来:他只会在这里留宿一晚,明天就会离开。然而,人之间的交往却不亚于鸿雁。相聚不易,不必匆匆告别。诗人词中所述“於女信处”、“於女信宿”,其实是在寄予深深的挽留之情:期望客人能再留宿一晚。巧妙的比喻与真挚的挽留感情结合,情深言出。
最后一章,诗人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这是时代底层官员对上级官员深深的敬意,他们以留下客人的礼服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挽留。这种传统习俗,逐渐演变为“留下客人的鞋子”,代表着他们不愿让客人离去。然而,一旦成为习俗,真情感意则也随之逐渐淡化,甚至仅仅成为一种形式。诗人最后一句“无使我心悲兮!”直接表达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是对上级官员离去的悲哀。总结全篇,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感情积累到爆发的诗歌,一切行为和活动包括捕鱼、以雁比喻人、多准备一晚的住宿条件等等,都在为最后的情感高潮做铺垫。这样的安排,使得读者在回顾整篇文章时,更能体会到主人待客之心的诚恳和真实,而非华而不实之词。这首诗的结构和层次的推进,以及按照时间顺序的叙述,都为其赋予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