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閟(bì)宫:神秘的神宫,闭门之所。
(2)侐(xù)然:清静幽雅的样子。
(3)实实枚枚:形容广大细密的样子。
(4)姜嫄(yuán):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母亲。
(5)回邪:行为不正。
(6)依助:帮助、支持。
(7)弥月:满十月,怀孕期满。
(8)后稷(jì):周朝的始祖,名叫弃,被尊称为后稷,其中“后”表示帝王,“稷”是农官之名。
(9)百种:表示种类繁多。
(10)黍(shǔ)稷重穋(tónglù):黍、稷以及重和穋都是谷物,其中“重”和“穋”分别指先种后熟和后种先熟的两种谷物。
(11)稙稺(zhízhì)菽:稙、稺和菽分别代表早种、晚种和豆类作物。
(12)奄有:全部拥有。
(13)俾(bǐ)使:让、使。稼穑:泛指务农之事,其中“稼”代表播种,“穑”代表收获。
(14)秬(jù)黍:黑色的黍米。
(15)缵(zuǎn)绪:继承前人的事业或功绩。
(16)大(tài)王:指周朝的远祖古公亶父,也作“太王”。
(17)歧阳:位于今陕西的山名,指山南地区。
(18)翦(jiǎn)灭:消灭、歼灭、除掉。
(19)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20)届诛:讨伐、惩罚。
(21)牧野:地名,位于殷都郊外,今河南淇县西南。
(22)贰虞(yú):有二心或犯错误。
(23)监临:监督、管理。
(24)敦旅:治理军队,使之服从。
(25)备咸:齐全、完备。
(26)叔父周公旦:周公旦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这里指周公旦帮助成王治理国家。
(27)元子长子:指周公旦的长子伯禽。
(28)封为侯爵:被封为鲁国的侯爵。
(29)开辟疆土:拓展疆土,开创新局面。赐予福祉:赐予幸福和福利。同“锡”。
(30)附庸小国:指附属于鲁国的诸侯小国。
(31)周公之孙庄公之子:指鲁僖公,他是周公旦的孙子,鲁庄公的儿子。
(32)继承祭祀:继承主持祭祀的权力和责任。
(33)辔(pèi):御马的嚼子和缰绳。
(34)六辔:表示四马驾车时六条缰绳的配备情况。耳耳和顾:形容马匹听从指挥的样子。
(35)解(xiè):通“懈”。
(36)享:祭献。忒:变。
(37)骍(xīn):赤色。牺:纯色牺牲。
(38)宜:肴,享用。
(39)周公皇祖:即皇祖周公,此倒句协韵。
(40)尝:秋季祭祀之名。
(41)楅衡(bìhēng):防止牛抵触用的横木。古代祭祀用牲牛必须是没有任何损伤的,秋祭用的牲牛要在夏天设以楅衡,防止触折牛角。
(42)牡:公牛。刚:通“犅”,小牛。牺尊:酒尊的一种,形为牺牛,凿背以容酒,故名。将(qiāng)将:音义并同“锵锵”,器物相碰的声音。
(43)毛炰(páo):带毛涂泥燔烧,此是烧小猪。胾(zì):大块的肉。羹(gēng):指大羹,不加调料的肉汤。
(44)笾(biān):竹制的献祭容器。豆:木制的献祭容器。大房:大的盛肉容器,亦名夏屋。
(45)万舞:舞名,常用于祭祀活动。洋洋:盛大貌。
(46)臧(zāng):善。
(47)常:长。
(48)三寿作朋:古代常用的祝寿语。三寿,《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朋,并。
(49)朱英:矛上用以装饰的红缨。绿縢:将两张弓捆扎在一起的绿绳。縢(téng):绳。
(50)二矛:古代每辆兵车上有两支矛,一长一短,用于不同距离的交锋。重弓:古代每辆兵车上有两张弓,一张常用,一张备用。
(51)徒:步兵。
(52)贝:贝壳,用于装饰头盔。胄(zhòu):头盔。綅(qīn):线,用于编缀固定贝壳。
(53)烝(zhēng):众。增增:通“层层”,士兵层层前进貌。
(54)戎狄:指西方和北方在周王室控制以外的两个民族。膺(yīng):击。
(55)荆:楚国的别名。舒:国名,在今安徽庐江。
(56)承:抵抗、抵挡。
(57)黄发台背:皆高寿的象征。人老则白发变黄,故曰黄发。台,同“鲐”,鲐鱼背有黑纹,老人背有老人斑,如鲐鱼之纹,故云。
(58)胥:相。试:比。
(59)耆(qí)、艾:皆指年老。
(60)有:通“又”。
(61)眉寿:指高寿。
(62)岩岩:山高貌。
(63)詹(zhān):至。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所至境也。”
(64)龟、蒙:二山名。
(65)荒:同“抚”,有。大东:指最东的地方。
(66)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同:会盟。
(67)保:安。凫、绎:二山名,凫山在今山东邹县西南,绎山在今邹县东南。
(68)徐:国名。宅:居处。
(69)蛮貊(mò):泛指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民族。
(70)南夷:泛指南方一些周王室控制外的民族。
(71)诺:应诺。
(72)若:顺从。
(73)公:鲁公。纯:大。嘏(gǔ):福。
(74)常、许:鲁国二地名,毛传谓为“鲁南鄙北鄙”。
(75)燕:通“宴”。
(76)令:善。
(77)宜:适宜。
(78)祉(zhǐ):福。
(79)儿齿:高寿的象征。老人牙落后又生新牙,谓之儿齿。
(80)徂(cú)来:即徂徕,山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81)新甫:山名,在今山东新泰西北。
(82)度:通“剫”,伐木。寻、尺:皆度量单位,此作动词用。
(83)桷(jué):方木椽。舄(xì):粗大貌。
(84)路寝:指庙堂后面的寝殿。孔:很。
(85)新庙:指閟宫。奕奕:美好貌。
(86)奚斯:人名,鲁国大夫。
(87)曼:长。
(88)若:顾。
郊外的庙宇宁静与庄严并存,它们的坚固与密合让人肃然起敬。回忆起伟大的始祖母姜嫄,她的高尚品德既纯正又避邪。她受到了上天赋予的无量恩泽,身体健康从未病疾缠身。她怀胎整整十月不早也不晚,就这样生下了我们先祖后稷,福气无穷降临在他身上。他懂得辨识五谷的成熟,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大豆和小麦。自从他有了自己的国家,就开始教导人们耕种和农艺,种植各种五谷,收获金黄的粟米,栽培长穗的水稻和黑壳的稻谷。自从他有了自己的国土,就勇于承继大禹治水的伟业。
作为后稷的孝顺后代,我们的古公亶父太王,在岐山之南定居时,就已经开始策划推翻混乱的殷商。到了文王和武王的时代,大周国的发展使太王的宏图得以扩张。武王遵从天意,在牧野之战前振奋士气:将士们不要有二心,不要有顾虑,上天在头顶上方监察着;我们这支讨伐殷商的队伍,每个人都将获得荣耀的战功!成王对周公说,叔父啊我要赦免并封赏你的长子,让他去鲁国成为诸侯,让他在那里崭露头角,为大周王室扩土开疆,成为忠诚的臣子和良将!
成王下令给鲁僖公,让他作为诸侯治理都城东面的土地。他将广阔的山川和田地,连同边疆的城池一并封赐给鲁僖公,这是周公孙子庄公之子的荣耀。在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时旌旗摆列,车辇整齐六条辔绳柔软而不紊乱。春祭秋尝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对祭祀先祖也从不敢有丝毫马虎。伟大的皇天后土和先祖后稷,我们献上赤牛作为牺牲,祈请您降临享受这符合您心意的供品。恳求上天赐福给我们,赐福给伟大的先祖周公和所有的祖宗,愿他们在天庭受到福佑!
为秋季祭祀的准备工作,从夏天开始着手把牛角固定。摆放好白色公牛红色犍牛,形状各异的酒尊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烤制的乳猪和炖煮的美味肉汤,用竹篮、木盘和大型的瓦罐装满。随着跳舞的热闹场面,它显得既盛大又庄重,孝顺的子孙们享受着福禄和吉祥。敬祝鲁僖公的事业蓬勃发展,敬祝您健康长寿一生安乐!您拥有广阔的东方土地,鲁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愿天道宽恕山川不颠覆,大地不震动四海平静。衷心祝愿您长寿,如同三星高照,似那高大的山峦和陵墓!
鲁僖公率领着数以千计的战车,戟矛装饰着的红缨和弓柄绑着的绿绳,车上插着两戟两弓。他带领着三万步卒,头盔上镶嵌着漂亮的贝壳和红缨。鲁国的大军无坚不摧,横扫了西北的狄和戎,攻占了楚地的小边城舒国,无人敢于阻挡我们大军的冲锋!我敬祝您的事业如日中天,敬祝您健康长寿,福禄绵长。您的头发如黄鲐鱼的背是长寿的象征,愿您老当益壮发挥潜能!敬祝您事业繁荣,身心安泰,敬祝您健康长寿享有高寿。敬祝您万事如意长命百岁,敬祝您福寿无疆永保康宁!
您就像壮丽巍峨的泰山,鲁国的百姓无不唯您马首是瞻。我们的国土包括了龟山和蒙山,并且延伸到遥远的东方。疆域扩展到海滨之国,淮夷的各族都归顺了鲁侯的统治。全国上下无不顺从鲁僖公,这是您功德圆满的象征。
我们的国土包括凫山和绎山,版图延伸到徐戎的聚居地,直到海滨之国。淮夷的各族、蛮邦的部落以及南方的少数民族,无一不遵循鲁国的法律。没有人敢不归顺鲁国的统一,没有人敢不遵从鲁侯僖公的旨意!
上天赐予了鲁僖公深厚的福禄,长寿无疆永远统治鲁国。他掌握了常国、许田等朝宿之邑,收复了周公时代的旧疆域。鲁僖公此刻心中欢喜,有着高堂老母贤惠的妻子在身边。他的施政使大夫和百姓各得其所,国家变得更加长治久安、富饶兴旺。鲁侯理应享有如此多的福祉,愿您黄发童颜又生出新牙!
用新甫山的松柏建造庙宇,工匠们锯断木材、测量高度,不断地丈量和比对。正是因为使用了成熟的楠木和松木,才有了这座雄伟的正殿和新落成的漂亮宫庙。才华横溢的奚斯写下了这首诗歌,篇幅宏大,表达了天下人民的心声。
此诗通过叙述周民族的起源、壮大以及鲁国的建立,赞美了先祖的功德,但更为突出的是对两位受祀的祖先后稷和周公的崇敬。其他在诗中提及的人物,则更像是一幅细腻的家族画卷中的配角,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背景,但真正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后稷和周公身上。
后稷,作为周民族的初祖,他的出生被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母亲姜嫄拥有高尚的德行,更是因为后稷自身所展现出的非凡与神异。他对于农业的贡献,被看作是上天赐予的百福,但同时也与他个人受命于天的特殊身份紧密相连。
在叙述太王、文王、武王时,诗歌的重点放在了灭商的历程上。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而文王、武王“缵太王之绪”,“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这一系列的发展线索极为清晰,彰显了周民族的坚韧与决心。
关于周公的功绩,诗中并未直接陈述,但通过“(成)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可以看出周公在周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也有记载表明,周公在灭殷的过程中手持大钺,站在武王身旁,共同见证了殷商的灭亡。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周公的地位,又巧妙地避免了与天子的直接比较。
在赞美鲁国的辉煌历史时,诗人描绘了鲁公军队的威武之师,战无不胜的壮丽画面。“戎狄是膺”象征着北部边境的安宁,“荆舒是惩”则回顾了僖公从齐侯伐楚的历史事件。通过对淮夷、徐宅、蛮貊、南夷的征服,展现了鲁国疆域的辽阔和统治的稳固。诗中的“泰山岩岩”更是以地理的象征,强调了鲁国的雄伟与不可动摇。
诗人巧妙地将祭祀和武事两个主题融合在一起,通过閟宫的祭祀场景来体现鲁国光复旧业的辉煌成就。閟宫之祭不仅是周王室对鲁国的特殊礼遇,更被诗人视为先祖在天之灵庇佑的象征。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宗教信仰,使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了前后呼应的完整体系。
在语言艺术方面,《鲁颂·閟官》展现了极高的造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手法和细腻的描绘技巧,使得诗歌在气势上显得恢宏磅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例如,“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騂刚,牺尊将将”等句式整齐划一又富有变化,充分展示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总的来说,《鲁颂·閟官》作为《诗经》中最长的一篇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周民族的历史和鲁国的辉煌成就更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高度成就。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古代世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