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采:意指频繁地采摘。卷耳:一种名为苍耳的草本植物,属于石竹科,嫩苗可供食用,种子则可入药。
(2)盈:意指充满。顷筐:一种前低后高的斜口筐子。此句表达的是,尽管频繁采摘,却难以填满手中的斜口筐,暗示着采摘者的心不在焉,心早已飞向了远方。
(3)嗟:表示叹息或感叹的声音。怀: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与眷恋。
(4)寘(zhì):同“置”,放置、搁置的意思。周行(háng):宽阔的大路。此句描绘的是将筐子置于大路旁,眼中浮现出丈夫在外的情景。
(5)陟:攀登。彼:那个。崔嵬(wéi):形容山势高峻、不平坦。
(6)我:代指想象中的丈夫。虺隤(huī tuí):形容极度疲惫而生病的状态。
(7)姑:暂且。酌:倒酒。金罍(léi):一种青铜制的酒器,用于盛酒和水。
(8)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表示持久的思念之情。
(9)玄黄:黑马身上出现了黄斑,与原本的黑色相混杂,这是病重的征兆。朱熹的解释让人更加明白这“玄黄”二字的含义。
(10)兕觥(sì gōng):一种说法是用野牛角制成的酒杯,另一种说法是形状像牛的青铜酒器。
(11)永伤:长期忍受的伤痛,或持久的哀思。
(12)砠(jū):有土覆盖的石山,或指山中崎岖难行的地方。
(13)瘏(tú):马因过度劳累生病而无法继续前行。
(14)痡(pū):人因过度劳累生病而无法行走。
(15)云:发语词,无实际意义。云何:如何、怎么办的意思。吁(xū):表示因忧伤而发出的叹息声。
轻采卷耳绿意长,屡摘难满小竹筐。思念如潮涌心头,弃筐路旁凝远望。
攀登怪石嶙峋的高山,马儿神色颓靡不振。金壶倾酒溢芬芳,慰藉离愁与眷恋。
攀登高峻峭拔的山冈,马儿毛色黑黄斑驳。再斟大杯香醇酒,消解心中久积怨。
攀登乱石林立的山丘,马儿疲乏不堪无法前进。仆人疲惫无余力,愁思萦绕心难安!
《卷耳》这首情感丰满、质朴优美的诗篇,无疑是一首赞美情感与思恋的精巧创作。我认为,这篇文章最捧心事重的部分就是它特立独行的篇章构造。有些古老的解读,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之类,都将诗中的情感解读为单一方向的;而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卷耳》是两首遗留的诗篇合并而成。我认为,上述解读并没有深刻理解《卷耳》对篇章布局的巧妙掌控。
诗篇的四章中,第一章是借用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表达思念之情;后三章则通过饱经辛酸的远行者眼中的乡愁和归心,构造出相同的思念主题,犹如一出互动的舞台剧,男女主角的心声在同一时段、同一场景下交织丝连。诗人极力去除了“女曰”“士曰”类似的提示性词汇,使得男女主角的心境冲突更加激烈,他们的思念感情融为一体。
无疑,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深邃的情感创造了这首诗的神韵。诗人熟练地利用当时民谣套语,例如,《周易·归妹三·上六》中的“女承筐,无实”与《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相呼应。此外,诗中的实体描绘,如山、马也都在衬托行者怀人思归的情感,诗人用酒来诠释深深的忧郁,“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此提示心中的悲愁。
怀人思念,永恒的主题,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成为诗人吟咏的主题。《卷耳》是这一主题的最初创始,开启了中国诗篇的新篇章,它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无论是徐陵的《关山月》、张仲素的《春归思》、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是元好问的《客意》等等,沉醉在离愁别绪、思念乡土的诗歌中,都更多或更少的体现出了与《卷耳》的精神对接和灵魂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