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周武王自我指代。将:捧起、举起。
(2)享:向神灵献出祭品。
(3)右:通“佑”,保护、庇佑。
(4)仪式:指规章制度。刑:通“型”,模仿、效仿。典:典章制度。
(5)靖:平定混乱,进行治理。
(6)伊:这是一个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嘏(gǔ):主要指福气,也有人认为是通“假”,表示伟大。
(7)既:尽,完成。右:此处是助词。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此处的“右”指的是神灵“降临并位于祭牛羊的右侧”。飨(xiǎng):指享受祭品。
(8)夙夜:形容早晚不停,用来形容勤奋治理国家。
(9)于时:此处的意思是“于是”。
献上祭品给神灵,祭品有牛也有羊,诚心祈求上天保佑我们的周国。以文王的典章为榜样,每天都在谋划国家的安定。伟大的文王英名传遍四方,配祀上帝献上祭品。
我们早晚都在勤奋工作,遵循天道敬畏天威,才能保佑周国的繁荣与安定。
《大武》之舞,虽乐曲已失,然其舞蹈之形,尚可略窥一二。首场,鼓声震天,舞者头戴冕冠,手持干戚,如山岳般屹立不动,此乃武王之象征。随后,六十余位武士扮演者陆续登场,长时间咏叹,后退场。此舞描绘武王率兵北渡盟津,诸侯会师,却因时机未熟而罢兵的历史瞬间。
次场,主演者姜太公率领众舞者,手持干戈,奋力击刺,顿足猛烈。四次重复的一击一刺动作,生动展现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挑战敌阵,大军迅速获胜,威震中原的壮观场面。
第三场,舞者由北转向南,象征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的辉煌历程。第四场开始,众舞者混乱争斗,周、召二公舞者出而制止,众舞者皆左膝跪地,再现成王即位后,东方南方叛乱,二公率兵平乱的历史画面。
第五场,众舞者分成左右两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铃铎激励众人前进。此舞表现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召公镇守西北的安定天下的重大事件。
最后一场,舞者恢复首场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此舞象征周公平乱后,天下太平,诸侯尊崇周天子的盛世景象。
传统上,《诗经》被视为配乐舞的歌词,诗乐舞三位一体。尽管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但在研究《大武》歌辞时,仍遵循这一原则。据《毛诗序》等文献记载,《大武》六成有诗六篇。经过学者的考辨,《大武》六篇诗的排列次序得以确定:《我将》、《武》、《赉》、《般》、《酌》、《桓》。
《周颂·我将》一诗表达了奉献牺牲于天帝祈求保佑之情。据《乐记》,《大武》一成象征武王出征前的祭祀祈求天帝保佑。诗中继承文王遗志统一并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对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遗志也就是“天威”(天命之威)。全诗以第一人称口吻陈述表达了武王对天帝和文王之命的敬畏和祈求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