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蜉蝣

《诗经》国风·蜉蝣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yóuzhīchángchǔchǔ
  • xīnzhīyōuguīchǔ
  • yóuzhīcǎicǎi
  • xīnzhīyōuguī
  • yóujuéxuéxuě
  • xīnzhīyōuguīshuì

注释

(1)蜉蝣(fú yóu):蜉蝣是一种生命极短暂的昆虫,其生命期仅有数小时到一周。

(2)蜉蝣之羽:用蜉蝣的羽毛来比喻衣物的质地轻薄且闪烁有光。

(3)楚楚:形容事物的颜色鲜艳或者整洁无瑕。

(4)於(wū):通“乌”,何处或哪里。

(5)采采:形容物体表面光亮且色彩鲜艳。

(6)掘阅(xué):挖开洞穴而出,阅,通“穴”,洞穴。

(7)麻衣:古代贵族和官员的日常服饰,由白麻皮制成。

(8)说(shuì):通“税”,停止、居住、休息。

译文

蜉蝣在空中翻飞,斑斓的衣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中不禁忧愁满满,如何才能找寻到人生的归宿?
蜉蝣在空中尽情地舞动翅膀,华美的外衣精致又美丽。心中不禁忧愁满满,我的人生归宿究竟在何方?
蜉蝣刚刚破土而出,雪白麻纹好衣裳,面对这生命的无常,心中不禁忧愁满满,何处才我人生的最终归宿?

评析

蜉蝣,一种生命极其短暂却又美丽的小虫,它生活在湿地中,尽管它的幼虫期可能漫长,但当它化蝶为成虫后,生命就将以极快的速度走向终点。近似瞬息的生命,在短暂的时间里饮露食花,交配繁殖,它们的小小生命仅像朝露般消失,而他们的生前忙碌,志在完结其生命往复的轮回。蜉蝣的外表微小而美丽,饱含着柔弱与纤细的惊艳。它们那透明的翅膀,占据了其全身的大部分空间,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飞舞在空中时,疾驰的身影宛如神女下凡,令人惊艳。蜉蝣喜爱在日落时分群聚飞舞,繁殖之后,在空中完成其一生的使命,倒下,如枯叶纷落,给人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生命中,人们总是期待自身能既长久又充实,倘若我们将其对比于对生活的期盼,那么生命就显得过于短暂。人,作为一种自我认知的存在,在注视其生命流转的过程中,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在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中,对生命短暺之感就日益强烈。活着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但当我们身处于阴暗的生死线上,那些充满人性的装饰和姿态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蜉蝣的生命之旅,它对自我生命的美丽的重视,它对自己短暂生命的珍视,对诗人来说,无疑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最佳象征。

这首诗以"蜉蝣之羽"寓意人生的短暂与辉煌。那些美好,与昙花相似,只存在片刻,那些遗憾,唤起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现实的追求的必要。上篇和中篇诗句中,都描绘了蜉蝣的初生,如一场初雪,花瓣如雪,薄如麻丝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样洁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飞翔起来,尽情投入生命的盛世。相对比,人类应学习蜉蝣的过人细腻且充满活力的生命精神。

通过简单浅显的语言和直接辐射心灵的情感,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表达力。繁复的情感在每一段诗句中翻涌澎湃,最后落人耳际则是浓郁悲壮的再生的感触。蜉蝣那些经常被忽视的微小之美,在诗人的描绘下焕发出迷人的光芒,那虽短暂却铺张华丽的生命,却因为诗人对人生脆弱性的深深感叹,而陷入对生命终究消失的困扰,为人生的即逝和虚无倒映出别样的辉煌。

这首诗在深挖生命的颓废感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自我认知。当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提出疑问:“我是谁”的时候,无论是深沉的忧郁还是浓烈的喜悦,都无可避免的肆虐而来。尤其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强大信仰的社会下,对于生死的迷茫和不解,更容易让人陷入无尽的忧郁中。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于死亡的忧郁,其实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这也是每一个生命体的终极追求。阮籍的《咏怀诗》也写道:“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正好发思考出人生的本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