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羔裘:指羊羔皮制成的外套。逍遥: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闲逛。
(2)朝(cháo):上朝。
(3)不尔思:原文是“不思尔”,意为不思念你。
(4)忉(dāo)忉:形容心神烦乱,忧愁的样子。
(5)翱翔:形容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也用以比喻人的行动自由、无拘无束。
(6)在堂:指站在朝廷大殿上。
(7)忧伤:形容内心充满忧虑和悲伤。
(8)膏(gào):动词,意为涂抹油脂。
(9)曜(yào):光芒四射,照耀四方。
(10)悼:形容内心深感悲痛。
身着羊羔皮袄四处逍遥;披上狐裘坐朝理政。怎叫我不为你挂念?忧心忡忡思虑多。
身着羊羔皮袄四处遨游;穿上狐皮袍子上朝堂。我怎能不为你操劳?国家未来,徒忧愁。
羊羔皮袄色泽洁白如脂膏,太阳光下耀眼夺目。难道我不为你牵肠挂肚?心中忧虑难忘却。
这一首菁英名诗普遍地被学者们诠释为揭示政治冷峻现象的讽刺诗。诗人委婉地表达出来的,是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对于身处危难之境的国家的焦虑感觉以及其深入的反思。
诗歌的首句“羔裘逍遥,狐裘以朝”虽看似描绘君主的装扮,但其内在含义却充满了情感色彩。名家钱澄之的分析提供了深度的理解框架:“《论语》:狐貉之厚以居。则狐裘燕服也。逍遥而以羔裘,则法服为逍遥之具矣。视朝而以狐裘,是临御为亵媟之场矣。先言逍遥,后言以朝,是以逍遥为急务,而视朝在所缓矣。”(《田间诗学》)这个分析启发我们:甚至是大国的君主,在居于中华之魁位置,不以礼仪视朝,不当大事为务,都是划为不切之举,况且更贸然地,此时的桧国“国小而迫”,周遭强国如狼似虎,生死存亡只是一线之距,此情此景,深感君主昏庸不觉,让人倍感焦虑。“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这无疑是表达出忠诚的臣子所经受的内在心痛与无奈。
第二部分的含义与第一节的蕴涵相差无几,但在装饰词彙的来回重复之间,更加显著地向读者揭示了诗人对于君主昏迷不省人事,将恣意玩乐视为紧要任务的行径,所产生的深沉的悲痛。
诗的最后一节,诗人突破了图文并茂的呈现线路,选择了羔裘在阳光之下柔软且闪亮,宛如膏脂的具体情景,以此扩大读者的视角和感知。在一般情此下,面对这种纯洁且亮丽的羔裘,人们会钦佩它的庄严和奢华,但是在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独特情境之中,这样在阳光之下熔金般燃烧的羔裘,如此刺眼,深入人心。“岂不尔思,中心是悼。”这句即表达了:难道不是为你而忧虑吗,离去之后,一想到君主,心中就像是看到那如脂羔裘。思君便是思国,作为国家的忠臣,无法选择国王,只能“以道去其君”,可是情感却不能轻易抽离,这就是整首诗展现出“劳心忉忉”、“我心忧伤”、“中心是悼”的历史背景。
这首诗没有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叙事部分也显得急转直下,但是从这种近似于祥林嫂般的话痨中,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深切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