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简兮

《诗经》国风·简兮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jiǎnjiǎnfāngjiāngwàn
  • zhīfāngzhōngzàiqiánshàngchù
  • shuòréngōngtíngwàn
  • yǒuzhípèi
  • zuǒshǒuzhíyuèyòushǒubǐng
  • zhěgōngyánjué
  • shānyǒuzhēnyǒulíngyúnshuízhī
  • 西fāngměirénměirén西fāngzhīrén

注释

(1)简: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鼓声响亮,另一种是形容舞师武勇的气质。朱熹对此词的注解是“简单而不庄重”。

(2)方将:意指即将。万舞:是一种舞蹈的名称。

(3)方中:指的是正午时分。

(4)在前上处:指的是在前排的最前面。

(5)硕人:指身材高大的人。俣(yǔ)俣:形容人身材魁梧,体态健美。

(6)公庭:是指公爵的庭院。

(7)辔(pèi):马的缰绳。组:是由丝线编织成的宽带。

(8)龠(yuè):是一种古代的乐器,是种三孔的笛子。

(9)秉:持有。翟(dí):野鸡的尾羽。

(10)赫:形容颜色鲜红。渥(wò):厚重的意思。赭(zhě):指赤褐色,也指颜料的赭石。

(11)锡:赐予。爵:是一种用青铜制成的酒器,用于热酒和盛酒。

(12)榛(zhēn):是一种落叶灌木,花呈黄褐色,果实称为榛子,果壳坚硬,果肉可食。

(13)隰(xí):湿润的低洼地。苓(líng):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甘草,有人认为是苍耳,有人认为是黄药,也有人认为是地黄。

(14)西方:指的是西周地区,卫国位于西周的东部。美人:这里指的是舞师。

译文

鼓声响彻云霄,盛宴舞会即将拉开帷幕,红日当空,洒下灿烂的光辉,舞蹈的领队傲然站立前方。
舞蹈导师身形健壮,英姿勃发,在公共广场上舞动万姿。动作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手中握着缰绳,轻盈如行云流水。
舞师们左手持龠管吹奏,右手挥舞着野鸡翎毛。面庞泛出红润的光泽,公候们下令赐酒以表嘉奖。
高山之巅生长着榛树,低洼田野中苍耳郁郁葱葱。心中思绪飘渺究竟想着谁?是那四方来朝的英武舞伴,而那位俊逸非凡的男子,正是从西方而来!

评析

古诗《简兮》的核心主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古代学者,如《毛诗序》、朱熹的《诗集传》、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和吴闿生的《诗义会通》等,都认为这首诗是在讽刺卫君无法任贤授能,让贤士身处低下地位的行为。然而,现代的解读主张则鱼龙混杂,纷繁复杂。例如,邓荃在他的《诗经国风译注》中提出这首诗是要揭示舞女生活的苦涩;翟相君在《诗经新解》中则将诗中的舞女确定为庄姜,并认为这是在讽刺卫庄公对音乐舞蹈的沉湎。学者也从诗中“山有榛,隰有苓”的暗语中推理出这首诗涉及到男女之情,如余冠英的《诗经选》、高亨的《诗经今注》、袁梅的《诗经译注》等都认为这是宫廷女子(可能是贵族妇女或者平民侍女)对舞师表达的赞美和爱慕。

在全诗中,最具有艺术吸引力的部分要数第四章。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引用了旧评“末章词微意远,缥缈无端”。这一章以模糊的象征和晦涩的暗语揭示了女性对爱情的深深忧虑和痴绵。诗人借用“山有榛,隰有苓”这样的寓言,通过对《诗经》其他七处“山有……”“隰有……”句式的解读,我们可以得知这里用树指代男性,用草象征女性,以此来寓言男女之情,引出“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的下文。诗中的“西方美人”解读也颇为深奥,而在此我们可理解为指代的是舞师,就如同屈原将美人比作楚王一样。

诗的最后四句如行云流水,断断续续,层次分明,意味深长。“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几乎是对“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句子的重复探索,如同钟惺在《评点诗经》一书中所言:“看他西方美人,美人西方,只倒转两字,而意已远,词已悲矣。”而且“后一章两‘兮’字忽作变调,亦与首章首句神韵相应”(来自陈继揆的《读诗臆补》),以此“细媚淡远之笔作结,神韵绝佳”(来自牛运震的《诗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