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赉(lài):意指赠予。
(2)既:意为完全。勤:指勤勉劳碌,辛苦工作。止:用作语气助词。另一种说法是,勤止表示停止勤劳,暗指已过世。
(3)我:是周武王自我指称。
(4)敷(pǔ)时:指全世界,涵盖所有的诸侯国家。也有人认为,敷在此处表示给予、施予。时,即世。绎(yì):表示寻找、思考,理清思路。也有解释为“续”。思:语气助词。
(5)徂(cú):表示前往,指的是前往攻打商纣。定:意为共同统治天下。
(6)时:表示是。也有解释为“侍”,意为接受。
(7)於(wū):为叹词。
文王开创基业勤勉无比,继承治理国家的道路。决心不懈扩充这基业,坚定不移地谋国家的安稳繁荣。周朝承载了天命,继承这伟大的事业,永不止步!
此篇赏析所涉之诗,源于古代大型舞乐《大武》的三成歌词。《大武》之乐曲,虽已失落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仅能从零星的资料中捕捉到它的影子,难以具体描绘。然而,舞蹈的形式却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记录,使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当时的场景。
首场舞蹈,武王头戴冕冠,手持干戚,如山般屹立不动,在擂鼓声中出场。其后跟随着六十多位武士,他们长时间咏叹后退场。这一场舞蹈,象征着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诸侯会师。当八百诸侯会合之后,急于作战,而武王则认为伐纣的时机尚未成熟,经过商讨终于决定罢兵。
第二场主演姜太公,他率领众舞者手持干戈,奋臂击刺,猛烈顿足。他们一击一刺,重复四次,象征着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闯犯敌阵进行挑战,武王率大军进攻,迅速获胜,威振中原。
第三场众舞者由北向南转向,象征着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第四场舞蹈开始时,众舞者混乱争斗,象征周、召二公率兵平乱的事实。第五场舞蹈中,众舞者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动铃铎,鼓励众舞者前进。这表示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命召公镇守西北。
最后一场舞蹈,众舞者恢复第一场的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这表示周公平乱以后,庆祝天下太平,各地诸侯尊崇周天子。
此诗作为《大武》三成歌辞,是武王伐纣胜利后回到镐京举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写照。诗中首先赞颂了文王的勤勉政事为天下楷模然后指出天下平定是他所追求的大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告诫所有诸侯们都必须牢记文王的品德不可荒淫懈怠。诗歌的语气诚恳表现了武王深远的忧虑和倦倦之意所以在短短的六句中竟反覆地告诫诸侯们“绎思”。
这首诗共六句五言、四言、三言相间但是有韵:止、之、思押韵定、命押韵。好像是有韵的散文。《大武》六成中这是唯一通篇押韵的诗。该诗与其说是追封赏赐功臣不如说是指出了当时及其后的施政总方向:要使国家走向安定。周朝之命运在于“敷时绎思”也。这点像武王的特点在封赏之时就开始布置以后的任务总是走在人前用简单几句话就已把定国家大计。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看似无为其实有为在先。
此外此诗的标题为“赉”而诗中并无“赉”字估计原为《大武》三成的乐曲名。《毛诗正义》曰:“经无‘赉’字序又说其名篇之意。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德之人故名篇曰‘赉’。经之所陈皆是武王陈文王之德以戒敕受封之人是其大封之事也。此言大封於庙谓文王庙也。”显然原经并无诗歌名字是后加的。之所以用“赉”就是指诗歌是用于封赐时的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