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株林

《诗经》国风·株林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wèizhūlíncóngxiànán
  • fěishìzhūlíncóngxiànán
  • jiàshèngshuìzhū
  • chéngshèngzhāoshízhū

注释

(1)胡为:何故。株:陈国古邑,今河南柘城县境内。林:原野之地。有解为株林乃夏徵舒之封地。

(2)从:伴同,此处指追寻。亦可解为由。夏南:乃夏姬之子,名徵舒,字子南。

(3)匪:非也。适:前往。

(4)乘(shèng)马:驾车四马。古制,一马车配四马称为一乘。

(5)说(shuì):通“税”,休憩,止息。株野:株地之郊野。

(6)乘(chéng)我乘(shèng)驹:乘马为高六尺以上之马,诸侯所乘;驹为高五至六尺之马,大夫所乘。此指陈灵公驾车,孔宁、仪行父乘驹跟随。

(7)朝食:早餐之时。据闻一多考,古人称早餐为“食”。

译文

为何执意要前往株林?都是为了追寻夏南的踪迹。并非是株林的风光吸引我,而是为了要追随夏南。
驾驭着四匹马的大车,株林郊外好休憩。驱赶四匹健壮的马驹,共进早餐在株林。

评析

《陈风·株林》一向被视为一幅生动的画卷,揭示了陈灵公和其朝臣荒淫无度的生活,狠狠地嘲讽了在位者的政治堕落。

开篇提到的是陈灵公和他的大臣孔宁、仪行父正在出行,他们的车马嘈杂声中,充满了对夏姬所在的株林的期待。此时,路边的百姓虽已经洞悉了他们的秘密,却假装无知,大声询问他们去株林做什么。然后,另一帮百姓似笑非笑的回答:他们是去找夏南的。当他们又被问及是否是去株林,他们又带着强烈的遮掩意味表示,是去找夏南。眼见之下,百姓们犹如戏剧中的演员,虽然明知其中的真相,却假扮无知,他们的假装玩闹的问答游戏透着讥讽与玩笑,正与陈灵公君臣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种激发起对腐败统治者强烈愤怒的奇妙手法,简直可以穿透他们的冥顽不化。

诗中的第二章,笔触再度变换。陈灵公君臣终于舒了一口气,得以摆脱了那些毫不客气的问题,看向株林的方向,他们的心情似乎也随之变得轻松起来。“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更像是在模仿国君的语气,连驾车的马也变得值得炫耀。他们不需要再故意掩饰,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即将可以与美丽的夏姬相会,这种欢悦的心情可以从陈灵公的歌声中读出。而那句“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则是大夫的语气,他们明白这一切,尽管是毫无多余的修饰,却透彻地揭示了陈灵公的秘密欢喜,他们讽刺地称赞,到株林还能及时吃早餐呢。

然而,“朝食”在当时常被含蓄地用来指代性爱,这句话就像是一种誓言,和“说于株林”一样,充满了双关,直白的表达了他们的罪行。与副歌部分的否认形成了戏剧化的对比,使得这起丑事毫无遮掩。这幕君臣之间的互动,悲剧的是,他们毫无愧疚之意,反而自以为得意,不知世间笑他人之贫,不觉笑中有泪。所以,《陈风·株林》的讽刺手法之独特,无不突出现了那个时代统治者的道德败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