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诗经 >国风·新台

《诗经》国风·新台

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 xīntáiyǒushuǐ
  • yànwǎnzhīqiúchúxiān
  • xīntáiyǒucuǐshuǐměiměi
  • yànwǎnzhīqiúchútiǎn
  • wǎngzhīshèhóng鸿zhī
  • yànwǎnzhīqiúshī

注释

(1)新台:卫宣公为娶宣姜所建之台,遗址在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也指新的房屋或宫殿的基石。

(2)有:词头,无实意。有泚(cǐ):形容色彩鲜明。

(3)河:黄河。弥(mí)弥:形容水面宽广,水势辽阔。

(4)燕婉:形容夫妻情感深厚,和谐融洽,燕代表安详,婉代表温顺。

(5)蘧(qú)篨(chú):此指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暗指卫宣公因年老而腰弯背驼。另一说指类似癞蛤蟆的生物。鲜(xiǎn):此处意为年少,或解释为美好。

(6)有洒(cuǐ):描述地形或建筑物的高大和险峻。

(7)浼(měi)浼:形容水流浩瀚,气势磅礴。

(8)殄(tiǎn):通“腆”,意为丰富、美好。

(9)设:安置、准备。

(10)鸿:蛤蟆或大雁。离:离去,或解作遭遇、落网。

(11)戚施(yì):蟾蜍或蛤蟆,因其四足据地、无法仰视,用来比喻丑陋驼背的人。

译文

新台耀眼又璀璨,河水悠然向东流淌。原本梦想嫁个如意郎君,却不幸他的模样竟丑陋如蛤蟆。
新台气势雄伟又壮观,河水绵延不绝地向东流去。原本梦想嫁个如意郎君,然而他的长相竟然丑陋得无法形容。
精心布下渔网捕获鲜鱼,没成想网里游来了一只蛤蟆。原本梦想嫁个如意郎君,然而得到的却是如此丑陋的他。

评析

这首诗歌的认识,如果紧扣传统理解,前两章是在赋陈事件,从第三章开始,通过比兴来咏诗。诗的开篇,极尽夸赞之辞,描述卫宣公所建新台的壮丽雄伟和淇河的洪荒壮阔,这都是精心渲染的卫宣公的豪迈气势和门面装点。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这是中宣姜在新婚初夜眼中的景色,即被卫宣公的外表所迷惑。她本是希望通过婚姻寻找官员夫人的贵族生活,享受夫妇和睦、琴瑟之间的深厚情感,却没想到,竟然成为了老头子的玩物。

整首诗歌为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分别为兴语,但是起兴中也包含有赋:卫宣公为了霸占未婚之儿媳,先一步建设了“新台”,假以色相,并呈现出该事件的合法面,实际上是假面的掩饰。就如同唐明皇想夺取其子寿王妃杨玉环,却先让她转入道观做女观,这样一来,事情似乎就具备合理合法的表象。但恶行注定无法洗白,正所谓欲盖弥彰。诗人赞美“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中“言过其反”,呼应出,新台之美,无法遮掩老人的丑恶行为。这里是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美更显美,丑更显丑。

“新台”事件的第一受害者是中宣姜:美丽的年轻姑娘被老人所霸占,而且这位老人还是驼背鸡胸的形象,本该是她的公公。这样的配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法称为般配。用通俗话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诗人在心中不平,为宣姜,也为青春少年,表达出不满。他引用了一个比喻:“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当鱼网张设得好好的,却只网到一只病弱的癞虾蟆,这就令人坠入无尽的痛惜,悲愤和无奈并存。根据闻一多《诗经通义》中的定义:“《国风》中凡言鱼者,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虞语(隐语),无一实拾鱼者。”古今诗歌中以捕鱼、钓鱼喻男女求偶之事的情歌、民歌颇多。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僮人情歌》:“天上无风燕子飞,江河无水现沙磊。鱼在深塘空得见,哄哥空把网来围。”等等。诗中的描绘,无疑是女子对婚姻的梦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剧烈冲击,使得整首诗歌产生了不寻常的艺术效果。这里强烈宣示:宣姜真是命中注定的倒霉鬼。诗中的“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似乎也暗指了宣姜落泪不止的情境,就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呈现出的一样,这也浓墨重彩的描绘出一种强烈的悲剧气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